2月23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揭开了今年全国两会“健”言的序幕。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全国两会,在整理人参产业从业者的共性诉求、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分析交流的基础上,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打算围绕推动校企合作、鼓励支持高校持续开展人参功效研究工作建言。据报道,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李东浩始终关注人参产业发展,提交的推动人参产业深加工、将红参纳入保健食品目录等提案,都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
随着3月4日全国两会大幕将启,这场汇聚民意民智的盛会再次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营养健康产业,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已显现出强劲的建言态势:吉林代表团聚焦长白山资源开发、云南代表热议三七产业升级、广东委员献策海洋生物科技转化......这些地域特色的建言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将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转化为更具全局性的政策建议。
相信随着全国两会的到来凝聚行业智慧的建议,能够通过两会这个制度性平台,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对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对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好祖国优秀的药食文化和思想内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对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科学研究的投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树立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品牌;明确列出不能作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的负面清单,加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的文献、临床及社会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具体申报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所提供的安全性资料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完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建议新增“功能标识食品”类别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冷友斌建议,在目前已有食品类别的框架之下,新增“功能标识食品”类别,并明确“功能标识食品”功能的功能声称,包括描述食品包含的营养或药材成分,以及围绕其相应的功能予以标识等。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支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代表建议,支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上下游企业、跨行业等多形式合作,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地方政府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或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特医食品等高质量创新型产品上市,增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做强河南“中医药+”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建议,科学规划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强化协同发展;优化中医药健康消费发展环境,加强培育中医药健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补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 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建议,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引导行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在添加食药物质乳制品、营养重组乳制品、添加益生菌的发酵乳、延长保质期的鲜奶等产品上加强创新,不断丰富乳制品行业矩阵和延伸价值链条。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王彩云:要加强益生菌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王彩云建议:加强益生菌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益生菌菌株研发与应用水平上,深化菌种基础研究水平,构建适宜中国人体质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等。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建议,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大健康产业发展不仅具有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构建更为健全且完善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长远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持续关注将红参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表示,目前国家情况是把红参纳入到药品目录里面,因为红参没有纳入到保健食品目录,所以深加工方面发展很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红参纳入到保健食品目录,给企业创造一个快速赛道,附加值提高几倍或者是数十倍。”
从过去这一年全国两会的众多提案来看,大健康产业,尤其是保健品行业,正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趋势和现状:
1. 科研驱动与功能细分化——越来越多的代表提出要加大对药食同源产品、益生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行业向精准化、功能化方向发展。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正在从“概念营销”向“科学依据”转变,企业也需要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2. 产业政策逐步完善——从“负面清单”管理到“功能标识食品”类别的建议,说明行业监管体系正在向更加透明、规范的方向迈进。未来,只有符合合规要求、具备真实功效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3. 资源本土化与地域特色发展——各地方代表纷纷围绕本地特色资源(如长白山人参、云南三七、河南中医药)提出建言,说明地方政府正积极推动区域特色健康资源的深度开发。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合作与创新空间,如何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未来行业的重要命题。
4. 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不少提案强调了上下游联动、跨行业合作的重要性,如鼓励企业间协同创新、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等。这说明行业发展已不再是单一企业或领域的竞争,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面对这一系列行业趋势,我们必须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布局未来。企业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适应政策变革,把握地方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在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中寻求新机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大健康产业迈向更加规范、高效、可持续的新时代!
参考资料:
新华社:新华健康丨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药食同源是朝阳产业 建议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新京报: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建议新增“功能标识食品”类别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9552790168233.html
河北日报:卢庆国代表:支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https://hebei.hebnews.cn/2024-03/05/content_9146644.htm
中国经济时报: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 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
https://www.cet.com.cn/wzsy/ycxw/10021316.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689691716714847&wfr=spider&for=pc
人民日报:全国人大代表徐浩宇:推动健康观念转变 让人民健康成为美好生活底色
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利用好地方经济特色和优势 为家乡发展和乡村振兴履职建言
转载来源:庶正康讯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